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各国产业特别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时刻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培育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有力驱动着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极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期报告,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吴俊教授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索引,分享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学习心得,分析解读了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的成就、挑战与应对。敬请观看。
11月26日上午,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专场报告会走进中华世纪坛,歌华文化发展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百姓宣讲处相关领导,以及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共计150多人现场聆听了报告会。下午,宣讲团来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百姓宣讲处相关领导出席,市文物局党员干部群众代表8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
能源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能源领域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新征程上,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凝聚合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有助于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汇集起来、人心凝聚起来,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最大限度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每逢秋末冬初,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都会显著增加,冷空气刺激、过敏原增多、感染造成免疫力低下等都是诱因。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实现了创新而不忘本,返本又能开新的文明赓续发展。
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二甲双胍除了能够降血糖之外,还具有延缓衰老、治疗心血管病、抗癌等作用,且与较低的死亡率有关,因此它又有“降糖神药”之称。
2024年8月15日,我们迎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19年前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
今年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作为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他们需要全社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关心和帮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等重大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工作领域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三个更加注重”是我们党领导改革事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对长期改革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也是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更高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新征程上,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和外延、方法和路径,作出全面阐释、系统部署。
近年来,我国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释放出巨大的创新突破动力,并通过产业主体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价值链重构以及产业生态网络完善,不断引领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建立用水权交易制度,对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论述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指引,也充分彰显了各民族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共识与使命。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主题主线、根本动力、战略举措、工作方法等基本问题,形成一套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介绍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原理性贡献,阐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目标、动力和路径。
11月15日下午,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市公园管理中心专场报告会走进北海公园。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世界级城市群的突出标志,就是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占据枢纽地位,在全球技术创新、文化传播和现代经济培育等方面具有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事业中,以守正确保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以创新确保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是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
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和目标,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主体。从这一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对于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思千载,文脉绵延。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就是对“扬弃”论与“损益”观的融汇和发展。
系统观念作为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论。
县域富民产业突出表现为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接续推进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接续创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时代新征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本期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是历史与现实的契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旨归和飞跃进行了论述,强调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基。
市残联励志宣讲团通过宣讲活动广泛传播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展现残疾人及助残人的坚韧与力量,激发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群体的理解与尊重,目前已举办八场宣讲活动,不仅线下覆盖了上万名观众,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让上百万网友得以观看和参与。
首页学校概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招生就业交流合作机构设置图书档案首页 - 校园新闻“理响巴蜀”进校园巡回宣讲专场活动在我校举行2024年11月25日 09 : 29 : 42 作者:林琳 刘琴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审核:采编部 终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11月22日上午,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主办的2024年全省高校“理响巴蜀”进校园巡回宣讲专场活动在我校狮子山校区学术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奋斗目标、初心使命、发展理念等多方面论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智能问答加入收藏网站支持IPv6集群搜索热词搜索:-->导航网站首页首页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动走进巴中投资巴中政府数据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巴中要闻鲜荣生深入基层宣讲市委全会精神并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2024-11-23 09:38:08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字号:大中小】打印11月21日,市委书记鲜荣生到恩阳区柳林镇桅杆垭村宣讲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并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
智能问答加入收藏网站支持IPv6集群搜索热词搜索:-->导航网站首页首页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动走进巴中投资巴中政府数据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巴中要闻高鹏凌到通江县宣讲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并开展调研督导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勇挑重担多做贡献2024-11-22 18:27:50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字号:大中小】打印11月2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到通江县宣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有效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期报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大树教授对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着重阐述了民营经济、分配制度、市场和消费、对外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具体发展和成就。更多内容,欢迎观看。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本期报告,北京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建新教授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结合我们党的实践经验,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切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时代化,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成果,探讨了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多内容,欢迎观看。
近日,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北京市文物局专场报告会走进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党员干部群众8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会。
精神凝聚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属性之一,它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组织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金融工作将牢牢把握“国之大者”,切实增强科技金融服务力度和质效,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强力保障。
不同的话语背后是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这是党和国家对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作出的重大部署。
加快推动城乡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